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一)征税范围的规定
确定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经营成果是否归承包、承租人所有。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规定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后,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税;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不能按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79号)的规定,在界定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时,应注意如下三点。
(1)企业实行个人承包、承租经营后,如果工商登记仍为企业的,不管其分配方式如何,均应先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按照承包、承租经营合同(协议)规定取得的所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为:
①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②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后,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
(2)企业实行个人承包、承租经营后,如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应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
(3)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自行确定征收方式。
【案例1】(多选题)下列关于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务处理中,正确的有()。
A.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按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B.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C.工商登记为企业的,承包人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取得规定的所得,按承包、承租所得征税
D.工商登记为企业的,经营成果归承包人所有,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E.工商登记为企业的,承包人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取得规定的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答案]BE
(二)商业企业在职职工对企业下属部门承包经营所得
商业企业在职职工对企业下属部门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承包、承租经营方式,虽不是对整个企业的承包、承租经营,但其承包和经营的方式基本与国税发[1994]179号文件规定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相同。为公平税负,合理负担,《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0]395号)明确:上述商业企业的在职职工从事承包、承租经营取得的所得,应比照“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案例2】(多选题)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承包、承租经营,取得的所得包括()。
A.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B.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咨询服务取得的所得
C.个人承包企业后按次取得的工资性质的所得
D.外商投资企业采取发包、出租经营且经营人为个人的,经营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分得的收益
E.个人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答案]ACDE
相关解读——
相关案例——
企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