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17 新政解码机434x130[kt.fkw.com].png](https://s.17win.com/images/2019/0725/de47af192472b1448a2b86ed5d2113b7.png)
【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关键点】个税申报信用承诺被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作为企业会计,您肯定很关注企业征信,因为这影响了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贷款、税收优惠申报等;而作为个人,我确定你更需要了解个人征信对您的影响。今天,让小编带您完整了解下“个人征信”那些事儿!

个人征信定义
古语有云:“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意思是,君子说出的话,诚信确凿而有证据。运用到现代,就是征信的意思。征信作为个人过去的信用记录,也将会对未来的经济生活产生影响。未来,个人无信者将“寸步难行”。
个人征信最新文件解读
文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1:个人信用报告新内容---个税申报信用承诺的履行情况
税务部门在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等表单中设立格式规范、标准统一的信用承诺书,纳税人需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守信承诺。该部分的信用承诺履行情况将被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解读:个人还能随意申报个人所得税吗?还敢乱填专项附加扣除吗?这将直接影响个人信用,影响您的信贷!尤其是随着新个税法的出台,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笫74号对偶然所得进行补充完善,个人之间的房屋赠与行为,个人之间的担保行为、其他中奖受赠行为的个税都有了明确规定。上半年因专项附加扣除租房扣除项需填列房东信息,一时间租房市场大乱,出现房东要涨房租,要提供信息便不予出租等负面影响。官方立即将房东信息作为选填项,明确该部分信息可以不填写。但在个税纳税申报即将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后,房东是否还能继续忍着不申报个税呢?
往后的个税申报将越发规范,减少个税缴纳的途径不能是少报漏报税款,而是应该尽早做好个税筹划,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合理避税。
2.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1)对个人所得税守信纳税人提供更多便利和机会;
2)对个人所得税严重失信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
3.失信修复机制
1)自然人若想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可以通过主动做出信用承诺、参与信用知识学习、税收公益活动或信用体系建设公益活动等方式开展信用修复,对完成信用修复的自然人,税务部门按照规定修复其纳税信用。
2)对因政策理解偏差或办税系统操作失误导致轻微失信,且能够按照规定履行涉税义务的自然人,税务部门将简化修复程序,及时对其纳税信用进行修复。
该文件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尚未执行,待完整公布后我们再来细读。
先来看看当下个人信用报告的内容吧!
个人信用报告如何查询
1.线上查询
登陆http://www.pbccrc.org.cn/ 查询打印个人征信报告;

2.线下查询
去当地征信中心办理,可登陆征信中心网站,查找全国各征信分中心及查询点联系方式;

3.其他渠道
商业银行柜台及网银委托查询正在试点。
个人信用报告的内容
1.信贷记录:
内容:包含您的资产处置信息、保证人代偿信息、信用卡、住房贷款、其他贷款。其他贷款指的是汽车贷款、个人经营贷款、助学贷款等。
个人征信影响方式:逾期还款将会影响您的信用。

2.公共记录:
内容:包含您5年内的欠税记录、民事判决、强制执行记录、行政处罚记录及电信欠费记录。



个人征信影响方式:上述各类不良记录的产生均会影响个人信用。
3. 查询记录
内容:最近两年内被查询的记录。包含授权查询,个人线上线下的查询;
个人征信影响方式:贷款审批类的查询记录过多会影响个人贷款等的考核,建议个人日常减少网络小贷的允许查看信用记录等的操作,防止因查看过多,被银行认定资金紧张,存在还款风险而影响银行审批购房购车贷款。

各地还有其他特殊的规定,例如南京将闯红灯纳入征信系统,上海、西安将违反办法规定拒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的个人不良行为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等。总之,个人征信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征信的奖惩
个人信用记录会影响您的贷款审批、申办信用卡、使用信用产品,包括免押金使用或租赁商品(如:租借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单车、免押住宿等);对于信用良好的个人,有机会申请到更高额度的信贷,各办事部门提供便利绿色通道、免押租借使用产品等。
而对于严重失信人员(如对拒不执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老赖”),小编看到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http://zxgk.court.gov.cn/)直接披露了该部分人员。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查询相关状态,这也将直接影响其就业招聘、升职竞选等。

除此之外,严重失信人员将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1.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2.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4.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5.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6.旅游、度假;
7.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8.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9.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在全面建设信用中国的大背景下,我们每个人应该完善和维护好自己的点滴信用!不光是体现在信用报告上的数据,维护个人信用更是一生的课题。
今天的新政解读到此为止,我们下期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