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业大军。在创业初期,企业往往因为没有取得营业收入等原因,需要办理零申报。但是有一些企业正走上违规的道路,以无经营、无业务为理由,常年零申报。
用“没开业呢”来应付检查?你一违规就找你!
1、没业务,你就不报税?
用“没开业呢”来应付检查?你一违规就找你!
1、没业务,你就不报税?
公司领了营业执照,就是“开业”,别跟我说你还在筹备期,没有实际业务。没有实际业务也得“零申报”,知道吗?
2、长期零申报,你糊弄谁呢?
按照规定,连续三个月或一年内累计六个月零申报,就是“税务异常”,请接受检查。
3、经营不善?麻烦账本让我们看一下!
打算有业务再记账?公司从筹备成立开始就得建账了,没有收入,你还没有支出吗?
有,您稍等下~
我们要看的不是流水账,是会计账,还有相关的单据、票据都提供一下…
如果你没有异常情况,别人也不想来找你
甲:你们公司没有年报,现在已经是“经营异常”了…
乙:年报?我们从注册到现在不到一年呀?
甲:就算是2017年12月31日成立的公司,也得参加2017年年报。
甲:你们公司半年没有营业是怎么回事儿?
乙:没业务啊…
甲:没业务,不打算继续经营的,怎么不注销?现在贵司已经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了…记得赶快去注销!
乙:吊销了还得注销啊?
甲:像贵司这样被吊销执照的,不能申请简易注销!
乙:啊?那咋注销?
甲:先去税务局注销税务,然后再做清算,登报,最后再来注销工商登记…
所以,
各位老板注册了公司,千万不要就摆在那里,放的时间长了,各种风险就来了。
未按规定进行零申报,可是有风险的
1、影响信用等级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纳税信用管理若干业务口径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5号)的规定,“非正常原因一个评价年度内增值税或营业税连续3个月或者累计6个月零申报、负申报的,不能评为A级。”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纳税信用管理若干业务口径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5号)的规定:“提供虚假申报材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以该情形在税务管理系统中的记录日期确定判D级的年度,同时按照《信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调整其以前年度信用记录。”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第二十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本评价年度直接判为D级”,其中第六条指的就是“提供虚假申报材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
2、如果当期有收入及应纳税款却办理零申报,属于偷税,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4号)第十二条的规定:按照本办法公布的纳税人,除判定为D级外,还会:
(一)对欠缴查补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按照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相关规定,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限制其出境。
(二)税务机关将会将当事人信息提供给参与实施联合惩戒的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依法对当事人采取联合惩戒和管理措施。
而且公司6个月不经营
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哦!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明文规定:“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零申报呢?
零申报指企业纳税申报的所属期内没有发生应税收入,当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真实申报数据全部为0,可以进行零申报。零申报并不仅仅指收入为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当期收入为0就可以零申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如果当期没有销项税额,且没有进项税额,才可以零申报;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当期未经营,收入、成本都为0才能零申报。
哪些情况是可以进行零申报?
1、增值税零申报: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收入是0,一般纳税人当期没有销项税额,并且没有进项税额。
2、企业所得税零申报:纳税人当期没有经营,收入、成本都是0。
3、其它税种零申报:计税依据为0。
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还在筹建期、没有投入生产经营,收入、成本和费用都是零,是可以进行零申报的。
什么是长期零申报?
通常情况下,税务机关认定半年以上为长期,当然具体时限还是以各省、市税务机关认定的时间为准。
关于零申报,会计人必须知道的8个问题
不久前,某企业的会计来到办税服务厅,咨询零申报的问题。问:“我们企业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已经按规定办理增值税减免税备案,2018年第一季度销售蔬菜收入10万元,全部符合免税条件,可以零申报吗?”
已经进行减免税备案的企业可以零申报么?不少纳税人会有这样的疑问。
答:这种情况是不可以零申报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增值税减免备案的纳税人应纳税额为零,但并不代表该纳税人可以零申报,而是应该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正确的申报方式是将当期免税收入10万元填入增值税申报表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完成当期申报。
“我们公司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当月销售收入20000元,可享受小微企业增值税免税的优惠政策,可以零申报吗?”某公司向税务人员提出了纳税人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容易陷入“月销售额未达3万元只需零申报”的误区。实际上,按照相关规定,在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同时,应该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正确的方式是计算出不含税收入,再用不含税收入算出应缴纳增值税,填入申报表相应栏次享受免税。
“我们公司刚刚开业,这个月购买设备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5份,进项税额8500元,已经做了认证,但是没有取得收入,请问可以零申报吗?”
答:虽然没有取得销售收入,但是存在进项税额,如果该纳税人因未发生销售办理零申报,未抵扣进项税额会造成逾期抵扣而不能抵扣。正确方式是在对应的销售额栏次填写0,把当期已认证的进项税额8500元填入申报表的进项税额栏次中,产生期末留抵税额在下期继续抵扣。
“我们公司长期亏损,没有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企业所得税可以零申报吗?”
答:企业的亏损是可以向以后五个纳税年度结转弥补的,如果做了零申报,则第二年盈利就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了,会造成企业损失。如果当年做了企业所得税零申报,却将亏损延长到以后年度扣除,是违反税法规定的,所以亏损企业要慎重零申报。
前不久,某企业的张会计给办税服务厅打来咨询电话说:“我们平时给客户提供建筑服务,也销售一些建材,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这个季度我们提供建筑服务取得不含税收入5万元,已经到办税服务厅代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缴纳1500元税款,是不是就可以做零申报了?”
答:虽然代开发票已经缴纳了税款,依然不能简单地做零申报处理。应该在规定栏目填写销售收入,系统会自动生成已经缴纳的税款,进行冲抵。
某企业是一家新成立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1月增值税应税销售额100万元(未开票收入),销项税额17万元,当期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10份,进项税额17万元,未认证。最近,公司刘会计打电话到办税服务厅咨询是否可以因当期未认证增值税进项发票而进行零申报。
答:如果纳税人违规进行零申报,不仅要补缴当期税款还要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正确方式是该纳税人应将当期收入100万元填入未开票收入中,按规定缴纳当期税款。
“我们是筹建期的新办工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2月仍在筹建中,当期未发生销售,也未认证增值税进项发票,可以进行增值税零申报吗?”
答:筹建期的纳税人2018年1月申报增值税时可以办理零申报。如果当期该纳税人有增值税进项发票,且已在当期进行认证,则不能进行零申报,需按规定填写当期进项税额。
免税、无应纳税款与零申报,虽然最后结果都是应纳税额为零,但是区别很大,纳税人要正确进行零申报。违规零申报会造成企业利润损失,更会影响企业信用,增加税收风险。
企业如果长期做零申报有什么风险?
1、影响信用等级
如果企业非正常原因一个评价年度内增值税或营业税连续3个月或者累计6个月零申报、负申报的,不能评为A级。
如果提供虚假的申报材料等去享受税收优惠,那更加严重,不仅会按照规定查处,还会纳税信用将直接降为D级承担对应后果。
2、发票降版降量
如果企业对长期零申报且持有发票的纳税人,发票降版降量。同时还可以按规定要求定期前往税务机关对发票的使用进行核查等。
3、严重需承担法律责任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其存在其存在隐瞒收入、虚开发票等行为,要求其补缴当期税款与滞纳金,并可按规定对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4、可能会吊销营业执照
长期零申报,公司的电子税务局将会被锁定,如果3~6个月不解锁,则会被纳入税务系统黑名单,面临着吊销执照的风险。
每周好课推荐
新公司法自7月1号施行刚满月,8月8日(周四)下午三点,宋雪峰老师带你吃透新公司法实施中三大焦点问题及对策。
内容要点:
1、股权转让操作“今非昔比”
2、减资要注意“财税法”的操作
3、容易让人“踩雷”的增资
直播仅限当日免费,千万别错过!
立即预约:https://t.17win.com/WLhh2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