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案件的剧本,简直比《大河之水》还刺激。福建三地19家灵工平台,表面挂着“政府招商项目”的金字招牌,50人小团队撑起数百亿“流水线作业”,地方财政奖补成了他们的“提款机”,背地里却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的经典套路——
这场暴雷的冲击波,可比春节鞭炮响多了。8000家企业集体“躺枪”。从电商到物流,从网红公司到制造业,补税通知像雪花般飞来,部分企业面临千万级补税压力,有老板哀嚎“赚的利润还没罚款零头多”。大面积问题发票协查。平台被定性为虚开,下游企业需自证业务真实性,需逐笔核查资金流、业务流,否则可能被推定“明知故犯”,搞得企业天天在“自首还是装死”之间反复横跳。 灵工行业遭遇“信任危机”。曾经被捧为“降本神器”的平台,现在人人避之不及。灵活用工平台本为解决企业临时用工、个税代征等痛点而生,但部分平台以“税收筹划”“合理避税”为噱头,诱导企业虚增成本、偷逃税款。此次事件后,多地已收紧灵工平台资质审核,企业合作意愿骤降。
套路1:政策变魔术,财政奖补成“提款机”
涉案平台把地方政府的招商诚意玩成了“财富密码”——借着产业园税收返还政策,把国家给的“政策红包”变成虚开发票的“保护伞”。比如某平台实际只缴6%的税,却敢以9%的票点开票,3%的差价看似不多,架不住人家流水上百亿啊!“委托代征“”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等国家的优惠政策都成为灵工平台赚钱的“神器”。
套路2:四流合一?不,我们搞“四流演技”
合同流:签的用工协议比偶像剧剧本还假;资金流:平台账户秒变“资金洗衣机”,进账出账无比丝滑;业务流:虚构的临时工名单能绕地球三圈,连扫地大妈都被登记成“区块链工程师”。
套路3:内账外账“阴阳双修”
外账干净得能当模范报表,内账却详细记录着“服务费抽成”“财政返点”等不能说的秘密。
对于已使用涉案平台的企业,笔者建议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全面自查业务真实性:整理与平台签订的合同、用工记录、付款凭证等,看业务场景是否真实合理;重点核查是否存在“资金回流”。
2. 积极配合税务机关:根据自身的业务逻辑提供业务真实的证明材料,争取适用“善意取得虚开发票”政策(需证明不知情且交易真实);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税务局的协查处置口径。
3. 评估潜在损失:若被要求补税,需计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滞纳金及罚款(最高可达5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向平台追偿。
4. 重建合规用工体系:审慎选择使用灵工平台;避免单纯追求“低税负”,优先考察平台风控能力与历史合规记录。
这场风波给灵工行业狠狠上了一课:平台别想再当“法外狂徒”。上海法院的判例已经明示,虚开发票的代价是老板踩缝纫机,员工领缓刑。企业老板急需“祛魅”。税筹不是变魔术,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洼地神话”,本质都是“逃税指南”。税收监管不断“技术升级”。税务大数据技术的升级速度日新月异,比朝阳群众厉害多了,任何虚开发票冲抵成本的做法被发现只是早和晚的问题。
4.17(周四)15:00案例谈直播间,柳利君老师解读《灵工平台再爆雷,“连坐”之下如何自救》,帮您构建企业合规护城河!
尊享卡会员免费观看,办理请咨询您的客户经理
立即观看:https://edu.171edu.com/edu-learning-pc/course/detail/live/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