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个体工商户在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下先富起来,但他们大都是凭自己的合法经营发家的,他们也不忘将自己的财富来接济生活困难的群体,常常对社会的弱势群体采取捐赠的方式给予帮助。因而对于个体工商户的纳税筹划,不能忽略对捐赠支出的筹划。捐赠支出的纳税筹划,重点在于如何使得捐赠支出最大化,同时又尽量使得应纳税额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也就是要考虑在符合税法规定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超出限额,万一超出限额时如何补救以及如何避免非税法规定的捐赠对象,以免被税务稽查机关剔除。
对于捐赠支出的纳税筹划应从表1所列的几个方面着手。
表1 捐赠支出的纳税筹划
认清捐赠 对象 |
个体经营者在进行捐赠时,应注意捐赠的对象,除了税法允许的捐赠对象外,其他捐赠支出是不允许列支的 |
提高可列 支限额
|
捐赠限额可依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而得,如果捐赠支出超过捐赠限额时,则可以从提高应纳税所得额角度着手,以提高可列支限额。虽然这样提高应纳税所得额必然会造成提前纳税,与延后纳税的原则相背离,但这种提前纳税纯属时间性差异,总税负并未增加,而捐赠支出的金额如果因为超过限额而被剔除,则属于永久性剔除,总税负因此增加。相比而言,还是提前纳税合算 |
取得合法 凭证 |
取得合法凭证是纳税筹划的最起码条件,否则,即使有支付的事实,也不得作为费用列支 |
预先调整 超限金额
|
如果捐赠金额已经超过年度可列支限额,则于办理结算申报时,应自行调整减除,或分次捐赠,以免税务稽查机关调整补税,另加计少缴税款的利息甚至罚款 |